鼻炎

南京慢性鼻炎的3大典型症状

发布日期:2025-08-23
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病程常持续3个月以上,且易反复发作。其症状虽不致命,却会长期影响呼吸、嗅觉与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引发耳部、咽喉部等邻近器官的不适。
 
鼻塞是慢性鼻炎最突出、最常见的症状,本质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导致鼻腔通道变窄甚至堵塞,具体表现有明显个体差异,主要分为以下3类:
一、鼻塞
 
1.鼻塞程度
 
轻度鼻塞:鼻腔通气稍有不畅,患者需刻意用鼻呼吸才能感觉“通气足够”,说话时鼻音会轻微加重(如“鼻子有点堵,声音闷闷的”),日常活动(如走路、工作)基本不受影响,但躺下时可能感觉一侧鼻孔通气更差;
 
中度鼻塞:通气明显受阻,无论是站立还是坐着,都能清晰察觉“鼻子不通气”,需频繁用嘴辅助呼吸,鼻音加重明显,与人交流时对方能清楚听到鼻音,夜间睡眠时可能因鼻塞频繁翻身;
 
重度鼻塞:鼻腔完全闭塞,无法用鼻子呼吸,只能全程用嘴呼吸,说话时鼻音厚重(类似“捏着鼻子说话”),夜间会因缺氧频繁醒来,甚至出现“张口呼吸导致口干舌燥、咽喉疼痛”,长期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白天精神萎靡。
 
2.鼻塞类型
 
单侧鼻塞:仅一侧鼻孔堵塞,另一侧通气正常,多因鼻腔黏膜肿胀不对称(如一侧下鼻甲肥大更明显),或存在鼻中隔偏曲(鼻腔中间软骨偏向一侧,压迫单侧鼻腔);
 
双侧鼻塞:两侧鼻孔同时堵塞,常见于慢性肥厚性鼻炎(黏膜增生肥厚明显),或急性发作期(如受凉、接触过敏原后,黏膜充血加重);
 
交替性鼻塞:最具代表性的表现——两侧鼻孔通气状态“轮流变化”,比如平躺时,朝下的一侧鼻孔堵塞,朝上的一侧通气;翻身到另一侧后,原本通气的鼻孔逐渐堵塞,原本堵塞的鼻孔反而通气。这是因为体位变化时,鼻腔黏膜血流量重新分布,导致下侧黏膜充血更明显,属于慢性单纯性鼻炎的典型特征。
 
二、典型症状
 
慢性鼻炎患者的鼻涕性状有明确特点,可通过鼻涕颜色、质地初步区分是否合并其他疾病:
 
1.鼻涕性状:清涕或黏白涕,无异味
 
慢性单纯性鼻炎:多为清水样鼻涕,量不多,偶尔会不自觉从鼻孔流出(如“鼻水轻轻滴下来”),或经后鼻道流到咽喉部(感觉“喉咙里有清痰”);
 
慢性肥厚性鼻炎:多为黏白色鼻涕,质地较黏稠(类似“透明或白色的黏液”),不易擤出,用力擤鼻时可能只能擤出少量“白稠黏液”,部分会黏附在鼻腔黏膜上,导致“鼻子里有黏糊糊的东西,想擤却擤不干净”。
 
2.关键鉴别点:无黄、绿色脓性鼻涕
 
若未合并鼻窦炎、细菌感染,慢性鼻炎患者不会出现黄色、绿色的脓性鼻涕(即“黄鼻涕、绿鼻涕”),也不会有臭味。一旦出现脓性鼻涕,或鼻涕带血、有异味,需警惕合并鼻窦炎(鼻窦黏膜的化脓性炎症)或鼻腔其他病变,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
 
三、伴随症状:嗅觉减退+味觉下降
 
嗅觉和味觉的减退,本质是鼻塞导致气味、味道信号无法正常传递,具体表现与鼻塞程度同步:
 
1.嗅觉减退
 
嗅觉的感知依赖“气味分子进入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若鼻塞严重,气味分子无法到达嗅觉区域,就会导致嗅觉减退;
 
轻度鼻塞:仅对“清淡气味”不敏感,如香水味、饭菜香味变“淡”,需凑近才能闻到;
 
重度鼻塞:对强烈气味(如醋、酒精、臭味)也无反应,甚至完全闻不到任何气味(即“嗅觉丧失”),属于慢性肥厚性鼻炎或长期鼻塞的常见后果。
 
2.味觉下降
 
很多人不知道“味觉依赖嗅觉辅助”——我们平时感受到的“饭菜香味”,其实是“味觉(甜、咸、苦、酸、鲜)+嗅觉(食物的特殊气味)”共同作用的结果。若嗅觉减退,即使能尝到“甜、咸”,也无法感知食物的“香味”(如“能尝出菜是咸的,但不知道是红烧肉还是炒青菜”),表现为“味觉变迟钝”,严重时会影响食欲,甚至出现“吃什么都没味道”的情况。
 
注意:若鼻塞缓解后,嗅觉、味觉仍未恢复,需警惕长期炎症损伤嗅觉神经,应及时就医评估,避免永久性嗅觉障碍。
 
慢性鼻炎的症状虽以“鼻塞、流鼻涕”为主,但长期忽视可能引发耳部、咽喉部并发症,甚至影响嗅觉、睡眠与生活质量。若你或家人出现“长期鼻塞(超过2周不缓解)、清涕/黏白涕、嗅觉减退”等症状,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通过鼻内镜检查明确鼻炎类型(单纯性或肥厚性),再针对性治疗(如鼻腔冲洗、局部用药、生活方式调整),避免病情迁延加重。

以上就是对慢性鼻炎的相关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或是想获取专业的治疗建议,可点击在线咨询医生,或拨打仁品咨询问诊电话:025-85262032,会有专人为您答疑解惑,网上预约还可享受挂号优惠!
 
 

24小时咨询热线

025-85262032

门诊时间:8:00 - 17:30(节假日不休)

地 址:南京市秦淮区中华路528号

咨询电话:025-85262032

备 案:苏ICP备1804086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