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

南京耳鼻喉科医院_耳鸣怎么发生的?耳鸣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5-09-24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耳内响起一阵“嗡嗡声”“蝉鸣声”,或是像“铃响”“嘶嘶声”般的异常声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耳鸣。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有人只是短暂出现,很快自行消失;有人却长期被这种声音纠缠,甚至因此陷入“越不想听,声音越清晰”的恶性循环,最终影响睡眠、干扰工作,还可能伴随耳闷、耳堵、头晕等不适,让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一、耳鸣
 
从医学角度来说,耳鸣是指主观上感觉耳内或头部存在异常声音,但外界并无相应声源的症状,常与头晕(医学上称“眩晕”,一种天旋地转或自身摇晃的主观异常感觉)相伴出现,是耳鼻喉科门诊的高频病症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耳鸣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且很少单独存在,往往会作为“伴随症状”,提示身体可能存在其他潜在问题,因此不能简单当作“小毛病”忽视。
二、耳鸣的“源头”
 
耳鸣的成因复杂多样,并非只有“耳朵出问题”这一种可能。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两大类,每一类背后都对应着不同的健康隐患。
 
(一)耳源性疾病
 
我们能听到声音,依赖于一条完整的“听觉通路”——声波从外耳进入,经过耳膜振动、中耳听骨链传导,再到内耳转化为神经信号,最终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中枢。这条通路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耳鸣,这也是最常见的“耳源性耳鸣”。
 
比如:
 
外耳问题:外耳道被耳垢(耵聍)堵塞、外耳道发炎肿胀,会阻碍声波传导,导致耳内出现“闷响”或“嗡嗡声”;
 
中耳问题:游泳时呛水、擤鼻涕时用力过猛,可能让细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或是导致中耳积液,破坏声音的传导功能,进而诱发耳鸣;
 
内耳问题:梅尼埃病(一种以内耳积水为特征的疾病)会损伤内耳的毛细胞(感知声音的关键结构),除了耳鸣,还常伴随眩晕、听力下降;此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部分抗生素、利尿剂)导致的药物中毒,也会直接损害内耳神经,引发持续性耳鸣。
 
(二)非耳源性疾病
 
如果经过检查排除了耳朵本身的问题,耳鸣就可能是身体其他器官发出的“健康警报”。很多看似与耳朵无关的疾病,都可能通过神经、血液循环等途径影响听觉系统,诱发耳鸣。
 
常见的情况包括:
 
心血管与代谢疾病:高血压患者因血管压力过高,可能导致内耳血管痉挛,影响血液供应,引发耳鸣;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损伤神经和血管,其中也包括听觉神经,进而出现耳鸣症状;
 
颈椎与内分泌问题:长期低头、颈椎退行性病变,可能压迫颈部血管和神经,影响内耳的血液供应和神经信号传递,导致耳鸣;甲亢患者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影响代谢和神经兴奋性,也可能伴随耳鸣;
 
心理与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或是患有神经衰弱,会让大脑神经处于过度兴奋状态,进而诱发或加重耳鸣。这类耳鸣往往在情绪波动时更明显,形成“情绪差→耳鸣重→更焦虑”的恶性循环。
 
总之,耳鸣看似是“耳朵的小事”,实则可能关联全身健康。无论是短暂耳鸣还是长期困扰,都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原因,避免因忽视“信号”而延误潜在疾病的治疗。

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或是想获取专业的治疗建议,可点击在线咨询医生,或拨打仁品咨询问诊电话:025-85262032,会有专人为您答疑解惑,网上预约还可享受挂号优惠!

24小时咨询热线

025-85262032

门诊时间:8:00 - 17:30(节假日不休)

地 址:南京市秦淮区中华路528号

咨询电话:025-85262032

备 案:苏ICP备1804086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