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
南京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何潜在危害?如何治疗?
发布日期:2025-07-24

一、为何会发展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生多与以下因素相关:
1.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得到规范治疗、用药疗程不足或药物选择不当,导致炎症迁延不愈,逐渐转为慢性。
3.全身抵抗力下降:糖尿病、营养不良、长期疲劳等全身性因素,会降低机体免疫力,使中耳炎症难以控制,反复复发。
二、潜在危害:警惕并发症风险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若长期反复发作,危害不容小觑:
轻症者可出现鼓室硬化(中耳黏膜钙化)、听力进行性下降,影响日常交流;
炎症扩散可引发眩晕(内耳受累)、面瘫(面神经受压);
严重时炎症突破颅骨,可能导致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三、分期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针对性方案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需结合“活动期”和“静止期”的不同特点,采取阶梯式处理:
(一)活动期(感染期):控制炎症,促进干耳
活动期以感染反复、耳流脓为主要表现,治疗核心是清除脓液、控制感染:
1.局部清洁与用药:
先用3%双氧水清洗耳道: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轻拉耳廓暴露耳道,滴入68滴双氧水,轻按耳屏使药液充满耳道,静置12分钟至无气泡产生后,用干净棉签拭干耳道(分泌物较多时可重复清洗)。
再用抗生素滴耳液耳浴:选用氧氟沙星等非耳毒性滴耳液,滴入68滴后保持患耳朝上10分钟(即“耳浴”),充分发挥药效。
2.用药禁忌:
严禁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避免加重听力损伤;忌用不明成分的粉剂或腐蚀剂,以防堵塞耳道、加重炎症或引发鼓膜穿孔扩大。
3.全身用药:若感染严重、流脓量大,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快速控制炎症,争取早日“干耳”(耳道停止流脓)。
(二)静止期(干耳后):修复损伤,预防复发
当耳道停止流脓(干耳)后进入静止期,治疗重点为修复鼓膜、改善听力、降低再感染风险:
1.手术治疗为主:
针对鼓膜穿孔、听骨链受损等情况,通过鼓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等手术,修复穿孔鼓膜、重建听骨链,恢复中耳正常结构和功能。
2.手术前检查:
术前需完成耳窥镜检查(明确鼓膜穿孔位置和大小)、听力检查(评估听力损失程度)、颞骨高分辨率CT(判断病变范围及听骨链完整性),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精准依据。
3.特殊情况处理:若耳流脓长期迁延不愈(超过3个月),需及时手术探查,清除中耳内肉芽、胆脂瘤等病变组织,避免炎症持续破坏骨质。
南京仁品耳鼻喉医院温馨提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虽为慢性疾病,但及时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出现长期耳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时,需尽早到耳鼻喉科就诊,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或是想获取专业的治疗建议,可点击在线咨询医生,或拨打仁品咨询问诊电话:025-85262032,会有专人为您答疑解惑,网上预约还可享受挂号优惠!
相关资讯
<
25-07-24
25-07-10
25-06-21
25-06-11
25-03-22
25-03-14
25-02-25
25-02-13
24-11-25
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