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知识
耳聋了怎么办?能治好吗?南京看耳聋医院
发布日期:2025-05-10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朋友焦急地咨询:“耳聋了该怎么办,能治好吗?”
耳聋,医学上也称为听力下降、听力障碍或重听,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耳科疾病,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充满活力的青壮年,再到步入晚年的老人,不同年龄段都有可能受到不同类型耳聋的困扰。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性聋的患者群体日益庞大。然而,耳聋背后的成因及治疗问题极为复杂,远非简单一两句话就能阐释清楚。为了给广大网友答疑解惑,今天南京仁品耳鼻喉医院就来深入聊聊这个话题。
人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大部分协同组成。
1.外耳:声音的收集站: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向四周传播,首先被耳廓(也就是我们头部两侧明显突出的外耳部分)收集起来,随后声波沿着外耳道一路“奔袭”,朝着鼓膜(俗称耳膜)的方向前进,这便是外耳承担的声音收集与传递重任。
2.中耳:声音的放大器:当声波抵达中耳,便会引起鼓膜的震动,与之相连的三块听小骨也会随之舞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鼓膜的增压以及听骨的杠杆作用,如同给声波“注入能量”,极大地放大了声波的振动能量,充分展现了中耳强大的传声增压功能。听小骨链末端的镫骨底板,宛如一个灵活的活塞,紧密地与内耳的卵圆窗相连,外耳传来的振动就这样通过镫骨底板的活塞运动,顺利传入内耳的耳蜗之中。
3.内耳:声音的感受器:进入耳蜗的振动,会让耳蜗里的淋巴液“活跃”起来,进而推动耳蜗基底膜产生行波振动。在耳蜗基底膜上,分布着约3500个内毛细胞、12000个外毛细胞以及大量支持细胞共同构成的螺旋器(又称柯蒂氏器)。借助螺旋器毛细胞神奇的换能作用,声波的机械振动能量成功转化为生物电能,完成了内耳对声音的感受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音过程。随后,内耳转换后的电能会沿着听神经、脑干,一路“长途跋涉”向大脑中枢传输,最终在大脑中形成我们所感知到的听觉,这便是神经的传导过程。

耳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传导性聋:这类耳聋主要是由于外耳、中耳的传音结构出现病变,致使声音传入内耳的道路受阻。例如,耵聍栓塞,就像是外耳道被“异物堵塞”;鼓室积液如同中耳腔里“积了水”;鼓膜穿孔或听骨链破坏,仿佛中耳的“零件”受损;外耳道闭锁以及先天性听骨畸形等,都可能引发传导性聋。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传导性聋可以通过外科处置或手术等治疗手段,重新恢复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所以,当有人询问“传导性耳聋能不能治疗?”时,专家给出的答案是:传导性耳聋由耳部疾病引发,只要能有效治愈耳部病症,传导性耳聋患者就有很大希望重新找回失去的听力。一般而言,传导性耳聋患者的听阈通常不会超过60dB,属于中度听力损失范畴。
2.感音性神经性聋: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神经性耳聋”,但实际上它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内耳受损导致的感音性聋,二是听神经受损导致的神经性聋。感音性聋的“故障点”主要在耳蜗,使得声波的机械振动能量无法转化为神经信号;而神经性聋的问题则出在耳蜗后的听神经或脑干等中枢传导途径,导致神经信号无法顺利传入大脑。常见的感音神经性聋有先天性聋、老年性聋、耳毒性药物聋、噪声性耳聋、突发性耳聋、听神经瘤等。一般情况下,无论是耳蜗还是蜗后神经损伤造成的耳聋,往往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除了部分突发性耳聋患者能够通过及时的药物治疗实现听力恢复外,对于绝大多数感音神经性耳聋,目前确实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无计可施,针对感音神经性聋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骨锚式助听器等方式进行听力补偿,这些都是帮助患者重获听力的有效途径。
3.混合性聋:这种耳聋较为复杂,是听觉系统的传音部分和感音神经部分同时“拉响警报”,出现受损情况。常见于病史较长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晚期、爆震性聋等。在治疗策略上,需要依据前面介绍的传导性部分听力损失和感音性神经听力损失的具体状况,进行针对性分析与治疗。
在这里,需要提醒广大病友,尤其是老年患者,千万不要陷入“治病就是要吃药”的陈旧观念误区。当面对无法通过药物治疗的感音神经性聋时,不要轻易相信一些虚假广告中所谓的“包治耳聋的灵丹妙药”,以免上当受骗,不仅损失钱财,还耽误了宝贵的康复时机。现代听觉康复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为耳聋的治疗提供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这些方法,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依然有希望重新建立言语交流能力,重返社会与工作岗位。
耳聋的预防策略
耳聋的治疗固然关键,但预防听力损伤同样不容忽视。南京仁品专家在此给出以下防聋建议:
1.远离噪声危害: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务必注意避免噪声和强声对耳朵的伤害。尤其要警惕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以及入耳式耳机高音量带来的听力损伤风险。比如,尽量减少在高分贝娱乐场所的停留时间,合理控制耳机音量与使用时长。
2.谨慎用药:防止耳毒性药物对内耳造成伤害,像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最常见的耳毒性药物。在用药过程中,务必严格遵循医嘱,切勿随意滥用药物。
3.保证充足休息:充足的休息和高质量的睡眠,对于维持耳部健康至关重要。同时,要学会合理舒缓工作和学习压力,避免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因为不良的精神状态也可能对听力产生负面影响。
4.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坚持健康的饮食,摄入均衡的营养物质,为耳部组织提供充足的养分;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整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耳部疾病的发生。
5.重视基础疾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可能会对耳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一定要重视这些基础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定期体检,积极控制病情发展。
以上就是对耳聋的相关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医生,或拨打仁品免费咨询问诊电话:025-85262032,网上预约还可享受免挂号费以及检查优惠,我院还特邀了南京儿童医院,江苏省人民,省中的耳鼻喉科主动定期坐诊,拨打电话即可预约!
相关资讯
<
25-05-12
25-05-10
25-05-10
25-05-10